目的與目標
|
進程 |
附加備註
|
設計與建築
|
繼續運用設計軟件來設計所有新建樓宇。 |
O |
現正使用一個名為數碼項目的三維立體建築資訊模型軟件來設計廣州的太古匯項目。
|
所有新建樓宇均致力達到「建築環境評估法」的最高評級。 |
O |
|
發揮對持份者的影響
|
改善太古城的供水網絡。 |
O |
連接林肯大廈至太古灣道/太茂路的供水網絡自2007年11月起施工建設,以便進行從風冷系統改為水冷系統的轉換工程。
|
與我們的持份者進行對話。 |
O |
於2007年起開始與租戶開會,一直延續至2008年,主要討論如何配合各公司之間的環保措施的協同效應。
|
綠色採購
|
建立平台提供環保採購準則。 |
O |
於2007年11月在我們的內聯網上建立了環保採購平台。
|
實行「環、健、安」管理計劃,以監控造價達港幣20萬元或以上對環境影響較深遠的工程 。 |
O |
|
可持續性食物
|
考慮於所有企業活動中供應環保食物。
|
O |
2007年度春茗晚宴不進食魚翅及髮菜。
|
健康與安全
|
致力將員工事故率*降至每千名員工不超過35宗意外水平為標準。
|
X |
我們將繼續對僱員加強「環、健、安」培訓,推廣及監控。
|
為公司的商用物業訂立目標,務求在今年的健康及安全審核中取得90分以上的評分(100分為滿分)。 |
O |
|
加強與其他公司及機構分享健康及安全事項的經驗。 |
O |
我們參加職業安全健康局組織的宣傳活動,並獲得獎項及認可。
|
制定專為物業管理而設的內部安全訓練課程,加強前線僱員的安全知識,減低工傷率。 |
O |
|
氣候轉變/能源管理
|
與同業翹楚交流,共同達至「業界最佳」基準的工作。 |
O |
與香港、新加坡和英國的同業翹楚交流。
|
在《公開碳排放專案》中公佈公司的碳排放量。 |
O |
於2007年加入了CDP5。 |
致力拓展綠化範圍。 |
O |
於2007年在公司所有物業,特別是又一城及太古城中心研究及推行綠化措施。 |
更換滅火器的二氧化碳時,回收二氧化碳循環使用。 |
O |
收集滅火器的二氧化碳,在水壓測試中循環使用。 |
致力每年額外再減少1,500兆瓦小時能源消耗。 |
O |
2007年節省了3,383兆瓦小時的能源消耗(約為2,712噸二氧化碳當量)。 |
改善空調系統的氣流效能,務求在調高室內溫度的同時亦能加強舒適感。 |
X |
我們將於2008年至2009年進一步探索。 |
藍天行動
|
積極參與《清新空氣約章》所提倡的措施。 |
O |
|
控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 |
O |
環保採購網站刊載有關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環保規格。
|
廢物管理
|
採用新科技及循環再用措施,繼續減少廢物數量。 |
O |
港運城安裝了塑料壓縮機,供作回收再造用途。此創舉更獲得環保署表揚。電子廢物回收運動也已展開。
|
設立環保交易網站,鼓勵員工循環再用。 |
O |
|
推廣環保意識
|
舉辦環保活動,鼓勵持份者參與。 |
O |
|
繼續推行環保小先鋒計劃,向兒童灌輸環保知識。 |
O |
|